耳鳴患者大部分和神經退化或變性有關
耳鳴通常先是單側發作,繼而兩耳皆鳴,久而久之,有些病人還會合併聽力減退。耳鳴患者大部分和神經退化或變性有關,若要預防聽神經退化過快,積極治療有其必要性。
鬢邊閃閃叫」,或許不少人都記得這句治療耳鳴的中成藥廣告中的形容詞,其實不同人的耳鳴,鳴聲往往也有所不同有人形容聲音像金屬刮過的聲音、像無數根微細鐵絲彈動的響聲、嗡嗡聲、風吹嘯聲、叮叮響聲、爆裂聲,甚至像有人在耳鼓上不規律拍打⋯⋯。有些人是在夜深人靜時特別容易聽見,有些甚至無時無刻都在耳鳴,甚至感覺好像從腦子傳出來的魔音,因此又常被稱為「腦鳴」,非常擾人。耳鳴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?其實連西醫也沒有很好的解釋及治療方式,大多把耳鳴解釋成「一種症狀」,而非單一疾病而中醫對耳鳴的看法也大致相同,並不認為耳鳴是單一原因引起,可能是來自於外感或內傷疾病引起的症狀,也可能是來自於臟腑。
腎氣虧損最為常見
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,依中醫的觀點,「腎開竅於耳,手足少陽經亦分布於耳,耳又為宗脈之所聚」,因此耳鳴與很多內在因素有關。在中醫上對於耳鳴,最早在《內經》就有記載,《內經》有言:「十二經脈皆秉氣於胃,上走於面,而達空竅。」而「腎氣通於耳,耳和則耳能聞五音」,所以耳鳴的成因多種,最常見的便屬於腎氣的虧虛。
明代樓英《醫學綱目》指出:「耳聾有虛有實。」對耳鳴的虛、實判斷,可以自我的檢測,如果耳鳴聲屬暴鳴聲大,以手按之聲音更大的話,就屬於實証,通常多由肝膽三焦之火循經上擾所致,多由外邪、痰火、肝火,如肝膽火熱、痰火上擾等引起。
若脾濕過剩,清陽不生,清竅失養,也會引起耳鳴如果耳鳴聲漸退,用手按壓耳朵鳴聲可減輕的話,則多數虛證,多由腎虛精虧所致如腎氣虛、中氣下陷、新血虛等。
通常耳鳴先是單側發作,繼而兩耳皆鳴,久而久之,有些病人還會合併聽力減退。這類耳鳴的患者大部分都和神經的退化或變性有關,因此,若要預防聽神經退化過快,積極治療有其必要性。
(詳細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44期)